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Follow your heart

谎言永远会表现于行动

在心理学中,体态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比如:

  1. 说话时捂嘴表明说话没把握或说谎;

  2. 摇晃一只脚说明厌烦;

  3. 把钢笔等物放到嘴里说明需要更多的信息或焦虑;

  4. 没有眼神的沟通说明试图隐瞒某些问题;

  5. 脚置于朝着门的方向说明准备离开;

  6. 紧握双手说明焦虑;

  7. 双臂交置于胸前说明不乐意;

  8. 搓手说明有所期待;

  9. 无意识清嗓子说明担心、忧虑;

  10. 双手紧握指向天花板,说明充满信心和骄傲。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儿童的说谎行为来说,对其行为的细节进行观察,对于纠正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和预测性。为什么说是“一定程度的”呢?因为上面提到过儿童,特别是幼儿的说谎行为大多不具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性,或者根本是无意识的,或者是作为一个特定事件的应激反应。因此不会像我们普通意义上说的“骗子”那样基本不带有任何痕迹地老道地撒谎。对于家长来说,能够知道些儿童撒谎行为的细节,就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撒谎行为到底属于哪种类型并对此作出适当的回应。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具体说明。
小小向妈妈报告:“老师要求大家买白兔橡皮和白兔铅笔刨,学校旁边那个小店有卖。”
这个例子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不止是他们的孩子可能正在撒这种谎,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极有可能通过撒这种谎来获得某个心仪已久的东西。孩子很可能在某一次经过店中某个摆设洋娃娃或者模型汽车的橱窗前忽然停住不前,父母死命拽都拽不走,父母看出孩子的意图后可能说了类似于“那么贵,小孩子不能玩那么贵的东西”和“怎么还不懂事”之类的话,或者允诺给孩子买却迟迟未兑现诺言。此时,孩子碍于父母的态度,只能一次次在那橱窗前徘徊,每次看十几二十分钟还恋恋不舍,最后终于采取了一个说谎的行为并搬出老师的话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现这种谎言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是经过很长的一段观望期后撒的谎还是第一次被家长拒绝后就马上采取这种谎言。如果发现孩子是在被拒绝后时间不长即撒谎,且说谎时采取的态度是随意放松而不是带有一些局促不安话,父母就要开始注意了,很可能孩子已经将这种谎言变成了满足自我需求的一种习惯性方法。此时父母不光要教育,可能也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否太苛刻,从而导致孩子用这样一种方式来代替正常的恳求。如果只是一味责罚而不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则很难彻底将孩子的行为纠正过来。
小明5岁,一次自己去取冰箱里的东西吃,不小心把玻璃杯打碎了。妈妈下班回来问她,她说是小猫干的。

很明显,这类谎言是为逃避责罚而撒。面对这类谎言,父母要注意观察分析孩子的行为,主要看他们在打破东西之后是否把东西打扫了,还是弃置不顾等父母回来后整理。行为的结果对判断孩子是否具有起码的责任心十分重要。假使孩子在事后及时处理,说明他们还具有基本的责任心,那加以适当地教育引导应该能达到纠正问题的效果。
总的来说,家长要对儿童撒谎行为的细节进行观察,注重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基本道德的缺失还是仅针对一个特定情境的情境谎言。假如有基本道德的缺失,家长在教育孩子撒谎行为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平时对孩子品行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以及在自己教养方式、对待孩子态度等方面进行一个全面的自我修正。

赞(0) 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觉得有用,欢迎转发;保留作者信息;(采集人员请润)七宗罪心理 » 谎言永远会表现于行动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Follow your heart

关于留言

觉得有用就打赏一下吧!您的支持是我做下去的最强动力!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