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Follow your heart

观《七宗罪》有感 – 对电影的个人理解

 

为什么大卫·芬奇偏爱拍摄灰色或黑色电影?据知他的作品中很少让观众看得心里舒服的。我认为优秀且具说服力的电影不是非灰色黑色不可,积极向上的基调与色彩于启示这类作用是有过之而不及的。 

 

看完《七宗罪》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退散。可是,我们的思绪确实会不由自主地纠缠其隐含的哲理。暴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与愤怒,七大原罪,一一对照我们人类的每个个体,每个人都有罪,休说你无辜,在光鲜闪耀的表皮下,个个都丑陋无比,形态相仿。这,是更改不了的大自然定律。    

关于人性或道德之类的论题实在太多,不妨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如何以其迥异方式阐述的。  

 

沙漠赛(摩根·弗里曼)是个经验老到,成熟卓见的年长警员,即将退休的他厌恶了冷酷的北部城市,迫不及待打算摆脱这里的环境。米尔(布拉德皮特)身为警署新人,怀揣着满腔的抱负与理想努力争得调职的机会来汇合沙漠赛,希图利用新职位新任务成就一番作为。两人初识就磕磕碰碰,这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沙漠赛示意米尔的一句“i want u to look,and i want u to listen”(我要求你看,也要求你听)显然,沙漠赛很清楚年轻气盛的新人逞不得强,是无法担任某些重任的,因此他们得虚心学习,边听边看。米尔不理解,自始至终都是心高气傲,不知天高地厚。借着米尔的妻子翠西(格温妮丝·帕特洛)邀请沙漠赛做客晚餐,两个警察的关系才有了进展,慢慢相互理解,协作办案。在亲临一个个“罪人”凄惨死亡的现场的过程中,他们不停地作善后工作:清理现场,搜查线索,但终究一无所获。

 

凶手精神变态,智商过人,思维精确,作案手段迥异且残忍,最致命的是,耐性极强,这一点沙漠赛评价的没错。凶手连环杀人的意图非比寻常,他在布道,他在向警察和媒体宣讲人性。二警察一直被凶手牵着鼻子走,直到凶手完成他的“伟大杰作”。在中间,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的米尔被凶手列入七罪的名单,这是任何人都没想到的,包括米尔自己。沙漠赛和米尔虽找到了凶手的巢穴,却无法将他缉拿归案。甚至凶手自动归案,警员们都处于下风。结局是出人意料的,凶手赢得游戏,自己成为“嫉妒”。可怜的米尔则变成“愤怒”,不幸地坐上囚车···  

七天,七罪,七个雨天,傍晚七点。 

 

以下是我个人的领悟。  

尽管沙漠赛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不住抱怨如今人性的冷漠,可他自己呢?当米尔首当其冲追逐凶手时,他远远地跟在后面,不顾米尔的安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他也不例外身受环境的潜在影响。米尔口口声声要抓住歹徒,自信满满,正当他得意洋洋意气风发,满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却被凶手当头棒喝致命的一击。我想起在囚车中凶手的几句话“要想人听你说话,拍拍他肩膀是不够的,你必须用大锤重重敲击他”好像在教训沙漠赛,的确,沙漠赛几度劝告米尔冷静头脑,听取意见,但倔强的米尔始终把他的话当耳边风,最后惨栽在凶手的手里,自食其果。

 

由此我想,平时人若不倾听他人的意见,任意而为,他终有一天会尝尽苦头,不要像米尔一样等到无法挽回的局面再后悔莫及,呼天喊地也为时晚矣。“我并不特别,我绝非异于常人”凶手把自己算在七罪当中,他认为自己同样有罪,像其他人一样,于是“借刀杀己”,“坦然殉道”。是的,每个人都绝非无辜,但是我不能苟同的是,上帝并没有利用死亡来惩罚有罪之人,他以爱以呼召人们悔改来清洗原罪。而凶手杀了这么多人之后还振振有词“他们罪有应得”,说明他根本不了解上帝是如何“用奥秘的手法做的”。

 

影片的高潮很明显是结尾部分,当米尔挣扎着悲痛的面容准备开枪的时候,他那遮掩不住的痛苦表情触碰到人心最脆弱的深处,引发对他深深的同情。理想在无比接近的时候突然跌入毁灭的深渊,这种心境的巨大反差和瞬间转化让任何人都抵抗不了那刻骨的凄怆,也不容置疑,现实残酷得根本让人无法接受。  

 

在结尾处,有人问沙漠赛:“今后你要到哪去?”

他改变了初衷,诚恳地答道“附近,我会在附近” 此刻他明白了,虽然这个世界不是好地方,但是“值得为之奋斗”。是啊,世界的无奈无处不在,丑恶无处不在,肮脏无处不在,在社会现实的逼迫之下,我们不得不如此生存。     

逃避不是办法,不懈抵抗才是更好的解决之道。

赞(0) 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觉得有用,欢迎转发;保留作者信息;(采集人员请润)七宗罪心理 » 观《七宗罪》有感 – 对电影的个人理解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Follow your heart

关于留言

觉得有用就打赏一下吧!您的支持是我做下去的最强动力!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