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Follow your heart

一篇关于嫉妒的心理学论文(转)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嫉妒是始终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

在古老的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天后赫拉就一直被看做是嫉妒的化身;《圣经》里的凯恩则因为嫉妒而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嫉妒的影响力也在诸多角色中被充分体现出来。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载有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

相传刘伯玉妻断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氛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后果真投水自杀。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凡女子渡此津时均不敢盛妆,否则就会风波大作。这个著名故事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的嫉妒心理。

而在当今社会,嫉妒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江城接连发生时髦女青年臀部被刀划伤流氓伤害案。作案者是一位嫉妒心理变态者,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灰色调的,成年后几次谈恋爱都告吹。所谓“变态心理”,一般认为是指人格畸形发展,离开正常范围,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当嫉妒心理超出心理层次,在向前发展时,即进入变态嫉妒心理层次中。

由此看来,嫉妒成了人际交往中的一大利刺。

论文将从三个方面(嫉妒产生的原因,嫉妒的具体表现和如何停止自己的嫉妒心理)浅谈嫉妒心理。


一、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

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给嫉妒心理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在如何界定嫉妒心理的含义时多有争论。

  • 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该定义的特色引进了嫉妒之中心,认为羡慕心理是嫉妒心理的产生基础之一。
  • 《牛津英语词典》为嫉妒所作的定义是:“由于怀疑、忧虑、或知道有竞争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爱情等方面:惧怕在感情上被别人替代,或者对心上人的忠诚的不信任,尤其是对妻子、丈夫和恋人。”很显然,这一定义是从竞争出发,从爱情方面所作的一个嫉妒定义,其局限性显然是很大的。
  •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特点是综合了嫉妒被广泛认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韩国有一句这样的话:“亲戚买了地,感觉自己的肚子疼。”那么,为什么亲戚买地,我们非但不去祝贺他,反倒感觉不舒服呢?

我们用下面这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原因:

张三在家里排老二,他的母亲更喜欢大儿子,而自从有了三儿子,他的母亲就把全部的爱投入到了最小的儿子身上。一般情况下,父母能够给我们的爱和经济上的援助是有限的。虽说在多子女的家庭中,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骨肉,但是父母还是会把爱投入到最喜欢的那个孩子身上。

因此,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家庭的孩子,会习惯性地为了夺得父母更多的爱而产生一种竞争心理。

人们一般会以维持或增进自我评价维护模式来采取行动,而且,与他人的关系会给自我评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自我评价是在反应过程和比较的过程所产生的一种自我的认定,而对此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与他人的亲密感以及在遇到同一个问题时,他人的行为与自身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

当自己身边的人,在自己所关心的领域表现出高人一筹,抑或是单纯地高出自己的能力时,嫉妒心理就会在比较的差异中形成。然而,若是这个人与自己没有任何瓜葛,他或许是报纸上刊登的一个暴发户,抑或是别人口中听到的一个不关紧要的人,那么,无论那个人有何种程度起伏,也不会牵动我们的嫉妒心理。

由此可知,如果一个人始终要跟别人作比较的话,他的嫉妒心永远不可能消除掉。竟然想消除嫉妒心,就不要和别人做比较,或者将比较出来的结果用乐观的心态去接受。


二、 嫉妒的心理——幸灾乐祸

假如说,再一次同学聚会上,有一个同学开着宝马来参加聚会。但是,仅过了一个月,他的股票和基金暴跌,因此,他也收到了极大的损失。那么,这时候你会怎么想?你是会为他感到遗憾还是暗自窃喜呢?看到别人的不幸,自己却感到高兴,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幸灾乐祸”。

嫉妒心理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①嫉妒的产生是基于相对主体的差别。

这个相对主体即嫉妒主体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人,也可以是人和某一现象,亦可以是某一集体或群体,例如单位与单位、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嫉妒。

那种相对主体的差别即可以是现实的客观差距,比如财富和相貌的差距;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差距,如才能、地位的差别;亦可以是不真实的幻想出来的差距,例如总感觉室友之间特别亲热;还可以是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威胁和伤害的假设,例如上级对于下级才能的妒忌。

②嫉妒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由此可能引发巨大的消极性。

嫉妒心理是一种憎恨心理,具有明显的与人对抗的特征。嫉妒心理的对抗性来源于比较过程中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而且,这种对抗性常常带来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性。1991年原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才生卢刚在美国爱菏华大学枪杀四名导师和一名同学后自杀身亡,其原因即在于此。

③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

嫉妒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情感,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和国家的居民完全没有嫉妒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这“滋味”是什么呢?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我们每个人都会这种经历。

④嫉妒心理具有不断发展的发泄性,且无法轻易摆脱。

发泄性是指嫉妒者向被嫉妒者发泄内心的抱怨、憎恨。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并且,这种发泄的欲望具有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

嫉妒是伴随着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也就要存在一天。此外,嫉妒心理另外几点值得注意:嫉妒虽系从比较中产生,其必涉及第三者的态度;地位相等、年龄相仿、程度相同的人之间最可能发生嫉妒;是否出现嫉妒心理还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修养有关等等。

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开始,嫉妒心理也就随着私有制的不断发展一步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嫉妒心理终于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危害颇深的恶魔。


三、 嫉妒是我的力量

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心胸狭窄,因此,每当产生嫉妒心理的时候都不愿表露自己的情感。这样下来,嫉妒就会使你心里的想法和情感错乱无章,问题的原因明明在于自己的嫉妒心,但不愿承认这种情感,只能使你的心越来越混乱。

每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人们会为了挽救自己受伤的心灵而使用“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能暂时地安慰你受伤的心灵,但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

毫无原因地对别人产生厌恶和羡慕的情感时,你就应该好好问问自己是不是嫉妒心在作祟。如果的确是,就有必要立即停止它!

嫉妒比起任何一种情感都难以让人承认。原因在于嫉妒和自尊心紧紧连在一起。自尊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感到自豪的动力。

还有研究表示,自尊心强的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只有勇敢的人,才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要是一个人不能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执拗地去追求自己的优越感,那么,他的内心深处的优越感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碰上比自己强的人,就会立即陷入嫉妒之中。

拥有健康心态的人,因他关心的重点全在自己身上,所以会对别人的评价有一些红良性的防御态度。这些人会将自己有限的能量消耗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上,而不是浪费在毫无意义的自卑和嫉妒上。

利用健康心态追求优越感的方法:

1. 找出自己的弱点和缺点
2. 找出这种弱点和缺点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原因是否在于自己
3. 分析能否消除这种弱点和缺点
4. 如果能够消除的话,看看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如果不能消除,就要开发自己其他的优点
5. 找出自己身上的50个优点(一定可以找出!)
6. 开发自己能够开发的优点

在我们嫉妒的人中,当然有些人是得力于他们良好的先天条件,但是大部分人的成绩都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后天努力得来的成果。如果你感到了对一个人的嫉妒心,那么,就要将这种嫉妒心作为自己成长发展的基础。别人能做到的话,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为了获得自我的提升,我们不应该顾及别人,而要先审视自己。虽然你的心里在嫉妒对方看到你也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这么一来,说不定你还要感谢对方呢!因为正是他促进了你积极向上的劲头。我们要好好观察对方是用什么方式取得成功的,然后找出自己能够从对方身上学到的东西。


Tips:其实可以利用嫉妒心理调整自己。

利用嫉妒取得成长的方法:

1. 想起自己嫉妒的人
2. 自习想想自己到底在嫉妒对方什么东西
3. 认真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变得像对方一样的人
4. 如果自己没有那种强项,就开发自己其他发面的优点和特长

赞(2) 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觉得有用,欢迎转发;保留作者信息;(采集人员请润)七宗罪心理 » 一篇关于嫉妒的心理学论文(转)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Follow your heart

关于留言

觉得有用就打赏一下吧!您的支持是我做下去的最强动力!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