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Follow your heart

懒惰自有道理

懒惰常常被视为不可饶恕的罪恶之一,但是世界上有不少俗语对这个“万恶之源”却并不带任何贬义,甚至还稍稍带些褒义。例如:“懒汉天天都过节”,“懒人有懒福”,“懒汉坐着睡觉,躺着干活”……等等。

而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童话甚至对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加以宣扬。仅以俄罗斯的童话为例:比如说某个懒汉躺在炕上,就轻轻松松地把连同公主在内的半个国家弄到了手;另一个懒汉在床上躺了33年,站起来便打败了敌人;还有个懒汉干活并不太卖劲,活儿都有神马代劳。看了这些民间故事,我们也许会对懒散是恶习的观念产生动摇。没错,不少科学家找到了为懒惰开脱的证据。

最优秀的人都是懒人? 游手好闲不仅对健康有益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还对专业发展有利,因为人一懒散下来之后,可以在体内积蓄不少精力。比如说,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就曾经是个出了名的懒 鬼。上中学时候,语法是强制他学的,他还经常在课堂上睡觉,体育运动就喜欢钓鱼和躺在床上用鸟枪打乌鸦,上大学后更是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酒吧里。后来从事科研工作也总是不慌不忙,那些著名的论著都是写了很多年才完稿,但终究成为世界上的大名人。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另一个例子,他念中学时成绩最差,甚至都进不了大学。对体育运动也毫无兴趣,他惟一的爱好就是坐摇椅,可最后成了个伟大的政治家。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一开始是靠老母亲养活,整个月整个月地纵酒作乐,从不想去挣钱养活自己。而从1869年开始,好友恩格斯才开始接济他,可最后他的著作使整个世界都变了样儿。大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被老师们认为是个臭名昭著的二流子和笨蛋,可人家后来成为诺贝尔奖的得主。牛顿、阿基米德、门捷列夫和毕加索也曾经被认为是不勤快的人。而且现在还找不到一个能证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能促成一些天才被发现的例子。美国的阿诺德・路德维希教授曾对1000多名世界名人的自传作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要想把天赋转换成天才,除开先天打下的基础,还要善于浪费时间。这似乎是有些不可想像,但百无聊赖其实是一种发挥自身想像力的绝妙手段之一,甚至比掌握大量知识还重要。

游手好闲是生理需要有人不禁要问:要想当上天才,就得偷些懒?俄罗斯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夫对此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不否认成为天才,就得具备某些天赋,不过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休息。因为一个人耗费越多的精力,那他即使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也剩不下多余的精力来干大事了。那些经常殚精竭虑的人会提前失去记忆和衰老。除此之外,那些过分早起和运动量过大的人,只会自戕身体,因为这是一种多余的紧张状态。那是不是人生活中这种无所事事阶段属于绝对的正常需要呢?安德烈耶夫对此也有他的解释。他认为懒惰不仅属于绝对正常,而且大有好处。因为那些像“永动机”一样不停歇工作的人,有违自身生物节律的自然过程,而这个自然过程是一天内机体总得休息几个小时,人在这个时候接受现实的能力大打折扣,所以正应该是游手好闲的时段。如果不考虑这些,那势必会使工作负担过重,紧接着就是进入紧张状态,接下来就是全身疲惫。其实,懒散期实际上就是工作制度的变更,能使机体正常发挥自己的职能。过多地强迫自己绝不会有好的结果,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他每天拼命工作,很快便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但不幸英年早逝,40岁刚出头便撒手人寰。他的做法就像蜡烛燃烧一样,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力。

偷懒有时是对的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一个人偷懒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动机。当一个懒人又一次偷懒时,他不该责备自己:“我又懒起来了,这不好!”而应该问自己:“说实在的,我干吗要干这活呢?”他偷懒很有可能是一种下意识的反抗。没有一个人会真心愿意去干那种不愿干又没必要干的事。我们有时候懒得去干某种事,后来竟发现,根本就不用去干那些事。这是一种直觉的疏懒,它有时候有助于节省时间。偷懒还是一些人的工作方式之一。他们接到任务之后,总要先花很长时间考虑,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于是周围的人便得出一种印象,觉得他们在偷懒。可等到完成任务时,才发现这个懒人把交待给他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偷懒还是机体过度疲劳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这种偷懒一般是那些工作狂身上常见到的现象。他们一旦不能再工作下去,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在犯懒,并产生一种负疚感,心中忿忿不已。殊不知,适当休息还是必要的。
[float=left]所以,我们都该学会正确地偷懒
[/float]

赞(0) 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觉得有用,欢迎转发;保留作者信息;(采集人员请润)七宗罪心理 » 懒惰自有道理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Follow your heart

关于留言

觉得有用就打赏一下吧!您的支持是我做下去的最强动力!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