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Follow your heart

安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i]安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妈妈给孩子的一份礼物。。。[/i]

可可,是我和可可爸计划中怀上的孩子,我们很期待她的到来。从怀上可可的时候,我就暗自发誓要给可可一个快乐的童年,我要当个好好妈妈,要和孩子做朋友。(我想很多妈妈都是这么想和期待的)
孩子一岁半前,我自认为是个的好妈妈,喂母乳,用背巾,给孩子探索的自由。看书,上李跃儿网站学习。排除家人的置疑。直到孩子2岁半孩子上了儿童之家幼儿园。 在这之前,我对孩子几乎都是不发脾气的。

有一天,终于我这个全职妈妈忍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心理内疚得难受。刚好那时一位懂孩子的妈妈在儿童之家实习。我质询了她,其实是找机会忏悔。(那时我从没听过还有‘心灵成长’这回事儿。 )当时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人有情绪,你发脾气是很正常的,愤怒也是一种情绪。你对孩子发了脾气后,又对孩子内疚。以后孩子成年以后会认为有情绪(生气)是不好的,或者她很难对别人表达自己的情绪。‛这跟之前我的价值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是个好妈妈就不能对孩子发脾气。

可可3岁左右,我上了智慧课,老师说,愤怒是保护自己的力量。我不解,我问他:‚老师说愤怒是合理的,但是我发脾气会伤害别人(孩子,老公)啊。这也合理吗?’ 老师说:‘表达愤怒(情绪)当然是合理的。只是要看发泄愤怒的人怎么去表达,愤怒也是可以有建设性的。‛说真的,我当时没听明白。还想再问,也不知道该怎么问。 再后来,上了艺术治疗。有一位同学就此问题问了老师。那位老师说:妈妈学会如何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表达愤怒和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可以用‘我信息’对孩子说:‚我现在为这件事儿。很生气,我要深呼吸,一分钟后,我再过来。’缘于我上个月上的若纳生的艺术治疗,给我们做个案的老师是每年从美国来的一位中年女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她的英文名.就叫她,女老师.吧!我的童年经历带我很多愤怒的力量,我的父亲在他一岁左右,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随后就改嫁了.他相当于是个孤儿.在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很暴躁,常常在家发脾气.家里人很小的事儿都就会激起他的愤怒情绪.从小我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很容易发脾气,愤怒.成年后,我发现我在家里的行为模式在社会中行不通,而且我也不喜欢父亲的暴躁情绪,所以我的潜意识里是不接受愤怒情绪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对别人会刻意的压抑愤怒情绪.我认为愤怒不好,如果使用它,它就会跑出来伤人。

在做个案的时候,老师在我身边,我的前面是个厚垫子,(完形,也叫做空椅法)它代表我的父亲,过程中我会和父亲对话.
我说:我很害怕愤怒
老师:你愤怒了以后,会怎样?
我:这样会伤害别人,我不想像我的父亲那样.
老师:能说说你的父亲吗?
我开始诉说我和父亲的关系……….
说到和父亲深处的关系时,我愤怒的力量早就跑出来了,我的手不停的来回搓动.
老师:我看了你手的力量. 我开始不安的弹垫子…
老师:我看到你在弹垫子,它想说什么?
我的呼吸急促,很不安,想打垫子(垫子代表父亲)却又不敢打,过程僵持了3分钟左右.我还是不打敢垫子.
老师:现在你很安全,在这个环境中,你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说着老师从我身边站起来,她拿了一个垫子,往我手上压了压.突然我从内心早就升起的愤怒刹那间爆发.狂打起垫子来.
老师:不错,就是这样,
老师:很好,睁开眼睛,把你的愤怒从你的眼睛里射出来,发出声音…………….. 这中间的过程比较难以描述,上过心理课程的妈妈可能会理解一些, 打完以后,老师问我的感受.
我由衷的说了一句:愤怒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我现在感到很轻松.
老师: 情绪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的生活出现一些状况要去正示它,愤怒是有人跨过你的界线,或者是你的需求没被满足.愤怒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可以拿愤怒的力量来照顾自己.来允许你自己.
老师:愤怒也会变成责怪家人,责怪我们自己.
老师:我们的父母从来没得到过,所以他们也无法给予我们.当我们被强烈的情绪所淹没的时候,是小时候我们没有被支持.如果没有被支持,我们就提醒自己,自己变成自己的父母亲. 老师:愤怒不是丑陋的,可以用安全的方式来发泄,不会伤害到其他人.来做这个课程,我们透过这个课程,来看到他们真实.去感激父母带给我生命,同时界定我的界线.

我在成长的路程中大概有半年了.这半年里,我从心理对父亲完全的不接纳,(只是道义上的接纳他是我父亲.)到讨厌他,不给他打电话,到慢慢试着连接,到正面接触(父亲来深圳3,4个月了),到排斥,到再度慢慢接纳,到今天我对父亲的接纳程度是我有生以来最接近的了.我会给自己时间,能到那个程度就到那个程度.不逼自己,也不违背自己的心.这一路走来,很惊讶心灵成长课给我带来的变化.
我刚刚上完3天的艺术治疗.回到家,可可见了我很开心,我们像往常一样在玩儿.突然她吼了一声,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忽略掉这一声吼叫.但好在我刚好上完心理课程.对愤怒的力量比较敏感.我听出了她声音中的愤怒.我感觉到她想要发泄什么,也许是白天遇到的事儿,也许是在学校的事儿,也许是3天没和妈妈在一起觉得很愤怒……总之我知道她此刻有愤怒情绪.
我对愤怒情绪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义,而且在此前我已经清理过了陈旧的愤怒情绪.所以当我听到可可那声吼叫的时候,我立刻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她说:”我听到你的声音很有力量.可可看了我一眼,很好奇我说这句话,知道我是安全的时候,她有大吼一声,比前一声更常更大,我再次鼓励了她一次:”可可大声点,喊出来,妈妈在这里,你很安全.(受了老师的影响,用这种方式鼓励他人比较有效).
可可用劲力气,憋红了脸连喊了4声.喊完了,就笑了,我也笑了.接着我们像没事儿一样继续玩儿………
后来我觉察到,孩子也有愤怒情绪,它也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下,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来表达. 人的 情绪有喜怒哀惧。
喜--高兴,喜悦,
怒--生气,发怒,
哀--悲伤,
惧--恐惧,害怕。

通常我们(我们的父母)都认为情绪是有好坏之分的,认为喜就是好的,怒,哀,惧都是不好的。
孩子高兴了,笑了,我们就高兴了。孩子生气了,我们就会觉得孩子不应该生气,或者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当孩子难过了,我们会说:别哭了,哭也没有用。 当孩子害怕了(特别是男孩),我们会觉得这个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这个害怕?
我们认为孩子整天都应该高高兴兴的,如果孩子表现出生气,难过,害怕,就是不被父母所接纳的。当孩子成年后,当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成年后的孩子就会对自己出现的这些所谓‘不好’的情绪进行批判。这四种情绪是人类天生就有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群羚羊在草原悠闲自得的吃着草,他们很开心能吃到这么嫩绿的草,这时草原的附近出现了一头肚子饥饿的狮子,正悄悄的靠近它们。一头羚羊发现了狮子的存在,给同伴发出了信号,羚羊们收到信号后,一阵恐慌,差点乱了阵脚。饥饿的狮子盯上了一只刚出生不就的小羊,小羊的妈妈和其他的强壮的羚羊为了保护小羊,愤怒的低着头用羚羊角冲向了狮子。。。。。最后,狮子捕捉到 了一只不辛的羊,看到自己的同类的牺牲,其他的羊一阵哀伤。。。。。当狮子离开后,羚羊们又开始悠闲自得的吃起草来。。人类也动物一样,有着这四种情绪,不同的是,人类会把这四种情绪化分为好坏对错。

恐惧让我们避开危险,如果我们不知道害怕,人类估计早就被灭亡了。愤怒让我们感到边界和生存的空间被侵犯。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1. 当愤怒的时候,告诉孩子自己很生气,不需要孩子为妈妈的情形负责。这种情形妈妈的语气是怎样的。
‘我信息’表达很重要。‘当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 平时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我不要求可可和我的想法保持一致。我尽量做到,我不为我妈妈(可可外婆)的情绪负责。(这个最难,目前能做到50%吧)

2. 愤怒的时候,即使是扔枕头,孩子肯定也能感受到大人愤怒的情绪,孩子不会害怕吗?
开始我也有这样的疑惑,一直都不使用这个方法,也不敢让可可看见我愤怒的样子。直到有一天,她因为急想要出去玩,等我化妆化化得太久了,把我的化妆箱整个推到在地上。
我说:‘我很生气你把我的化妆箱堆在地上,我要打枕头了。’我拿了枕头就打了起来,一边打枕头,一边说:‘我真的很生气我化妆的时候,你来打扰我,还把我的化妆箱推到了地上。’我没对着可可说,是对着垫子说的,离可可的距离也比较远。也许打枕头的时候,看起来象个孩子一样。可可的6岁堂哥也在房间,两个孩子居然哈哈的大笑了起来,我也打笑了。打完了枕头,对可可气愤的感觉少了很多,就低着头拣地上的化妆品。看到有的化妆品都摔坏了,心里又来气了,站起来,接着打枕头。说:‘我的化妆品摔坏了。’打了一会儿,感觉好多了,然后对可可说:‘可可能帮妈妈拣一下吗?’可可同意了,哥哥也来帮忙拣。 后来我就此事问过可可:‚妈妈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吗?‛ 可可说:‚可以,但是你不能再掐我了。’(从小到大我掐过可可4次,惭愧中~~) 小人都记得呢~~
比起我大声吼她,对她脾气,打枕头对孩子的伤害小多了。这种方法,不一定都适合所有的家庭和孩子。起码是我们家目前来说,我能找到的最安全的方法,其他的方法,我在琢磨。

别人愤怒的时候,即使是仍枕头,我都会觉得恐惧。以前我也会,看到有愤怒的场景,就会害怕躲开。这和我们的成长经历和心里伤痕有关。 首先,妈妈得了解关于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能接纳孩子的情绪之外,最重要的是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徐浩渊博士说得不错.我们都有心理伤痕.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能觉察到,我现在感到很焦虑的情绪到底是来自于哪里?真的是孩子造成的吗?如果已经察觉到自己处在情绪区,可以离开房间,和孩子暂时保持一段距离.深呼吸,离开现场一会儿.我以前遇到的问题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比如可可3岁半以前.如果我因为要冷静而离开哭闹中的孩子的话.我会觉得不忍心,而且就算我比较平静的对可可说:”妈妈现在为这件事儿感到生气,我要到阳台去深呼吸一分钟.3岁半前的可可,仍会感到很不安全的,大哭着跟过来.这个时候,通常我会不忍心丢下她,独自去冷静.我内心深处的童年伤痕会浮现.(害怕被抛弃,如果我不乖不听话,就会被父母抛弃),然后我会不顾自己内在的声音,强压着自己的焦虑和情绪.耐着性子.或倾听或安抚孩子.通常有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是:我忽略了我自己的内在孩童.忽略自己的感受,成功的安抚了情绪中的孩子.却压坏了自己,又或者找个机会发泄到老公身上…….第二种结果是:我压抑着焦虑和情绪在安抚孩子,忍到自己的极限时,最后还是会对着孩子发脾气.然后内疚自责.如此循环……..回到绿萝的问题上来,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突然用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没有心理准备的孩子难已理解和接受.对于小一点孩子.我觉得,妈妈在察觉到自己处在情绪区的时候,尽量平静的告诉孩子:”因为今天妈妈忙了一天.我现在真的感到很疲倦,我感到我……..现在我要去别的房间呆上一分钟,一分钟后妈妈会回来的.这是妈妈自己的情绪要处理.和宝宝没关系.虽然也许2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完全理解妈妈说的话,但是她也能从妈妈的语气中感觉到,不是妈妈要抛弃自己,而是妈妈有自己的问题要去处理.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不为妈妈去背负情绪.我想和父母情感亲密,安全感好的孩子,当父母这么表达的时候.他或许会有点担心,不会有感到被遗弃的感觉的.

用补充能量的方式爱自己:
1、学会用自己身体的全部聆听,聆听大自然,聆听一只昆虫,聆听一片阳光下的树叶,聆听一只小狗,聆听一片绿色……把这种美储存在自己的内在,即使你不在聆听的时候,也能回忆起那种充满能量的感觉。2、选择一首你近期喜欢的音乐,聆听里面每一个音符和旋律,让这首乐曲回响在你的内在。3、身边选一本书,翻开它时,每一句充满爱的话语就充满了你的内在。4、静静地跟孩子在一起,欣赏和聆听他的全部——从头到脚,面部的每一个变化,发出的每一个声音,触摸他时的每一个感受,一个可触摸的精神体。5、睡一觉。6、寻找一个运动,让自己出一身大汗。7、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每写一句,都反射式地提问一句,自问自答,像面对一个心理大夫一样。只是每次回答的时候都用心去回答。

赞(0) 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觉得有用,欢迎转发;保留作者信息;(采集人员请润)七宗罪心理 » 安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Follow your heart

关于留言

觉得有用就打赏一下吧!您的支持是我做下去的最强动力!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