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Follow your heart

网瘾:中国的第三次鸦片战争

4月4日清明小长假开始,就读于广元市实验中学的16岁的明明(化名)放学后并没有回家。当晚10时许,妈妈在网吧里找到他,两人发生口角。母亲哭喊着:“你上网我管不好你了,那我就去死。”母亲在悲愤之下投入了嘉陵江……父亲孙广明赶到河边,愤怒之下踢了儿子两脚,16岁的明明随即投江,并拒绝了警察的救助之手……瞬间丧失妻与子的孙广明也冲向江中,哭喊着“我也不活了,我也去陪你们”。被岸上民警摁住……类似的悲剧,在中国已不是一例两例了。而且不用数据,仅根据生活常识及身边故事,我们就知道,网瘾,业已成为中国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有时候我都想,难不成网瘾将是中国要面对的第三次鸦片战争么?正像鸦片一样,互联网也是舶来品。它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最先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不少美国人因为深陷网瘾不能自拔而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这个问题很快引起了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虽然直到今天,大家对网瘾的概念界定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但不管哪种说法,它至少包含两点:一是过度使用,也就是上瘾了;二是这种过度使用已经造成了某些负面影响,也就是所谓的“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也许欧美的青少年,没有恁多社会压力,可玩的东西也多,所以,青少年网瘾对他们不是问题,甚至对日本也不是问题,至少还不是社会问题。认为有问题的,只有韩国。几年前他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有5.5%的学生因“网瘾”遭受学习障碍等现象,所以韩国政府的计划,是2012年前把网瘾者的比例降到5%以下。相形之下,唯有中国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 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约13.2%;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9.72%,这次比例比上次减少了,但原因是这次对“网瘾”的界定有所改变,所以本次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不能与05年网瘾报告数据进行直接比较。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
据《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
看看吧,不管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对中国来讲,青少年网络成瘾都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必然会卷进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我国当前产生网瘾问题的社会土壤和环境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这个问题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干巴巴的数据背后,是无数鲜活活的家庭悲剧:大学生因染上网瘾,完不成学业而遭遇退学;青少年沉迷网络导致严重生理疾患甚至猝死网吧;青少年网瘾引起的犯罪问题;青少年网瘾引起的家庭冲突,不是父亲剁孩子的手,就是孩子剁自己的手,甚至残忍地杀害父母……
正是由于网瘾之庞大数据及其严重后果,导致有些人干脆把网吧当成了毒品屋,恨不得政府一律取缔之。其实,正如当初的鸦片本是药品一样,互联网这种高科技产品,也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你如何使用它。使用不当,当然有砍伤!
我们承认,青少年自控能力欠缺,认知能力有限,无限丰富无限新奇无限刺激的网络世界对他们来讲,确实是不可抵挡的诱惑。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青少年面临的成长环境极不乐观。
第一,社会环境不良。有执照没执照的网吧遍地都是,有关部门也出台过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根本缺少有效管理。
第二,教育环境。世界上,可能根本找不到第二个像我们这样搞教育的国家,教育之无趣严重伤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难怪孩子们把学习当成了最苦的差事。更有甚者,教室里都挂着“学海无涯苦作舟”之类的呜咽,你说,这是叫孩子们绝望还是叫孩子们死心呢?
第三,家庭环境。本来中国的家庭,生儿育女就很功利化的,这种功利性还不叫你说!什么光宗耀祖,什么养儿防老,已成集体无意识,渗透到每一个国人的血液里。但其背后的实质,则是孩子的工具化。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的政策下,又让这种工具化空前严重——中国的独生子女,成为父母手中唯一的赌本,或曰唯一的彩票,这要不返本赢利,或者一次性中个大奖,这咋过呢?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沉陷于网络世界的,并不仅仅是青少年。或者说,青年里面就包含了很多成年人!我自己都跟儿子交待说,别说你们孩子了,妈妈2000年刚开始上网的时候,那也控制不了自己啊,成夜不睡觉,或者忘记给你们父子做饭,有一天干脆半下午就提前给你们做饭,用小钢锅煮上了花生豆,结果最后到厨房一看,不但花生豆没了,连锅都快没了……被网友戏言为大炼钢铁。并且安慰我说:不算啥,哪个刚上网的人不大炼几回钢铁呢?你那都算轻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孩子们迷上网络,也是情有可原的,剩下的,就看社会、家庭、学校,怎么应对了。你看明明父母的应对,就不是有效方式。孩子原先说过要改,但后来还去,这是自控能力欠缺,更是孩子的病灶,你得用更科学更人性的方式,而不是以死相逼;以死相逼也就罢了,警察及围观的人群,不知道在母亲跳河之后,孩子的心灵则是最需要关照的,一句话,这个时候的重点防范对像只能是孩子,一定要专人守候他,并对他进行心理疗救,结果,等父亲要跳河时,警察们才知道该怎么做!
可怜的中国孩子,可怜的中国家长!这场战争,我们能打赢么?

赞(0) 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觉得有用,欢迎转发;保留作者信息;(采集人员请润)七宗罪心理 » 网瘾:中国的第三次鸦片战争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Follow your heart

关于留言

觉得有用就打赏一下吧!您的支持是我做下去的最强动力!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