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Follow your heart

中国有句古话“幸福包括三样东西有人可爱,有事可做,有梦可追”


们天生好奇、喜欢探索,从试验、尝试新东西的小孩子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点。感觉工作就像玩耍的人,确实非常幸运。

仔细看看中国谚语里所说的三样东西:有人可爱,有事做,有梦可追。

一、有人可爱

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有人可爱,我们对这个人怀有亲密感,信赖这个人。我们经历的第一个亲密关系是与父母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是那么不幸的话)。后来,其他家庭成员加入进来:爷爷奶奶、兄弟姐妹,或许还有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姨父姨母、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妺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有朋友、配偶以及孩子。和这些人待在起是幸福等式的重要部分。

幸福需要与人分享。它就像拥抱:对我们许多人而言,享受拥抱的最佳方式就是与人拥抱,也就是拥抱彼此,而不是拥抱自己。实际上,与人分享幸福,幸福就会加倍;私藏幸福,幸福就什么也不是。

幸福的秘诀就是能从别人的快乐中找到快乐,就是想让别人幸福。为了体验真正的幸福,我们需要忘掉自己,因为自我中心和幸福是水火不容的。我们需要慷慨而不是自私,我们需要关心他人。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把阳光带到别人的生活之中时,我们也能收获灿烂。即使最不起眼的事情也能制造幸福。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发自肺腑的“谢谢”。这些细小的举动,能让给予者和接受者都觉得欣喜。

真正的幸福之所以往往只能通过分享获得,是因为人类需要深层的连接。自出生以后,我们就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网络对心理健康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依恋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我们非常喜欢通过与母亲或者其他养育者建立依恋关系来获得安全感。很多压力和烦恼,比如焦虑、愤怒以及抑郁,是不情愿的分离或者丧失的结果。

人类天生具有关系需求,人类的人性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得以体现,在作为某个群体的一部分时得以体现。没有人能在孤岛上独自生存,鲁滨逊·克鲁索只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依恋需求不仅指希望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也指能从分享与肯定中获得快乐。如果依恋的对象扩大到一个群体,依恋需求就变成归属需求。依恋和归属都能通过肯定个体的自我价值、提高个体的自尊而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有密友、有爱人、归属于某个群体,是作为人所必需的。它们不仅是心理健康的关键,也是幸福的关键。

记住,孤独和寂寞不是一回事。孤独是独处的状态,而寂寞是一种感觉。寂寞是无奈的自我空虚,意味着不会与人打交道,没有能力打破孤独的状态,欠缺社交技巧。更糟的是,寂寞会自行延续下去不会与人打交道的人,是没有希望走出寂寞的。而且,正如有句摩尔谚语所说的那样:“孤独地活着,不如和别人一起死去。”
最强烈的亲密关系是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人们能从真正的亲密关系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婚恋关系能带来极其强烈的感觉,包括幸福感。对很多人而言,真正地爱一次会留下很多幸福的回忆,人到暮年,这些回忆依旧历历在目。

研究家庭动力学的人已经表明,夫妻花多少时间共处—相伴程度——决定了婚姻幸福度以及总体幸福度。弗里德里希·尼采曾经说过:“最好的朋友是最佳的妻子人选,因为良好的婚姻要以友谊为基础。”当我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体验到真实的亲密感时,我们就会不断壮大。这种强烈的亲密关系有助于我们发展和成长,因为它可以作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的基地。生养孩子是个人发展和成长的一部分。孩子是重要的幸福源泉,因为孩子是催化剂,可以帮助父母转变生活观,让父母从以自我为中心变得更加成熟、顾及他人。孩子让父母知道,付出比得到更加令人幸福。


所以,养育孩子是很好的成长体验,有助于个体获得幸福不仅长久伴侣关系之中的美好记忆可以作为生活压力的缓冲器,而且伴侣也可以充当主要的情绪容器,帮助彼此克服冲突和焦虑。如果婚姻里的双方互相依恋、互相信任,那么他们可以充当彼此的情绪容器或知己。尽管最好的选择是有个相爱的伴侣,但是情绪容器或知己的角色也可以由密友来充当。对很多人而言,有好朋友的陪伴就会感到真正的幸福。

艰难的时候,我们能从朋友那里获得很多安慰。因为朋友能够帮助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我们营造幸福时光。朋友也可以作为某种辅助记忆库,帮助我们储存我们的经历和故事,包括那些我们忘掉的幸福回忆。朋友也有利于身体健康:研究表明,有个可信赖的人帮你减轻压力,似乎能增强免疫系统、延年益寿。诉说心底的秘密进行自我暴露——具有很强的疾病预防作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刚开始尝试精神分析时,鼓励人们谈论任何进人意识的东西(未被日常生活中的习俗规范屏蔽掉的东西),并把这一过程称作“谈话疗法”talking cure不幸的是,友谊并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友谊不是那种能在商店里买到的东西,也不是那种许下愿望、打个响指就能出现的东西。建立友谊(包括伴侣关系)需要苦功和决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理解、帮助对方,牺牲部分自我。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如果我们过于自恋),就很难建立真正的友谊。

大多数友谊的地基是在生命的早期打下的,比如童年时期、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年轻时发展友谊很容易,以致我们视之为当然而不予重视。但是维持友谊是另外一回事,绝不是自动的。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根深叶茂、万年长青,是个极其精细的任务,需要花费大量心思。友谊就像脆弱的婴儿,需要呵护、培养,甚至牺牲。维持友谊需要彼此忠诚、彼此挚爱、互相感应,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提供帮助。这些努力也是有回报的:有个朋友,意味着随时可以向其诉说、获得理解、得到帮助。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看一个人选择什么人做朋友,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

当我们长大时,友谊会发生什么变化?早期建立的感情依然深厚吗,还是渐渐和曾经的朋友失去了联系?对很多人而言,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确定的。尽管友谊往往非常短暂,但是当我们变老时,友谊会越来越重要。自中年以后,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友谊了。但是,对我们很多人而言,长大后就很少有机会建立新的友谊了。我们不断失去旧日朋友,又没有新朋友来补充,结果朋友越来越少。

我们失去朋友,有时是因为距离太远,有时是因为兴趣不同,有时是因为一方成长得比另一方快,有时是因为疏于联系。甚至婚姻也可以成为瓦解友谊的一个因素。如果夫妻感情深厚,那么其他人都会相形失色。另外,两性关系的排他性可能带来消极的情感,比如嫉妒,有人可能觉得爱人的朋友会带坏爱人,或者觉得爱人朋友的某些行为很烦人。如果你的爱人和朋友不能兼容,那么你就得做出艰难的选择。
有了小孩(意味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也会妨碍友谊。很多人有了孩子后,就会围着家庭转,无暇结交新朋友、顾及老朋友。但是,并非所有的友谊都是我们故意终结的。当我们变老时,死神就成为常客,让我们的朋友圈不断缩小,而我们毫无办法。所有这些转变都说明我们需要主动维护友谊。塞缪尔·约翰逊曾经简洁地说过:“如果一个人不去结交新朋友,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变得形单影只。

一个人应该经常维护友谊。”既然生命是川流不息的,我们就需要向前看,而不是只向后看。我们需要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人,对他们表示兴趣,而不是等着他们对我们表示兴趣。如果我们不努力建立新友谊,我们就会在年老时发现自己孑然一身,这种境况很悲慘。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已,就要怎么对待亲近的人、伴侣、朋友、邻居以及同事。

孔子有句劝诫:“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生之中,公平地对待他人,部分是因为我们希望受到公平的对待。我们对别人好,可能是因为我们也希望别人对我们好;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觉得亲朋好友对我们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之心,那么我们就会与他们疏远,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恶化。公平地对待别人——也就是,保证关系的互利性—需要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也是为什么十足自恋的人<没有同理心的人>难以建立真正的友谊。他们就是无法想象处在别人的位置自己会有什么感受。具有其他某种人格障碍的人<比如妄想狂、精神分裂者>也不该奢望友谊,因为他们有着类似的同理心问题。

人际关系中,同理心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生活就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人们算计——尽管不一定是有意地—在每个关系里付出和得到多少。考虑到任何人际互动都秉持分配公正公平的原则,我们在这段关系里的投入和付出应该对等。

二、有事可做

《纽约客》里有幅漫画,画的是一个执行官下班回家,手提公文包,正要进屋。妻子期待地看着他,好像在问他今天过得怎么样。漫画对白是:“今天怎么样啊?”“嗯,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我爱了、我恨了、我笑了、我哭了。我受到了伤害,也伤害了别人。我交了朋友,也结下敌人。”

正如漫画所表明的那样,工作<幸福的第二大支柱>将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工作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目的,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工作是心理健康的关键。无所事事的人往往会不快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最辛苦的工作就是什么也不做。

无所事事的典型例子是奥勃洛莫夫。奥勃洛莫夫是19世纪俄国小说家伊万·贡恰罗夫( Ivan goncharov)的同名悲剧小说中的主角,他被动、冷漠、懒惰,他的形象在今天仍有强大的象征意义。奥勃洛莫夫是性格发展迟滞的典型例子,是个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什么也不做的家伙。由于个性被动、冷漠,他觉得活着和自杀都很有挑战性。奥勃洛莫夫从来没有真正地活过(或者说,没有按照我们认为有意义的方式活过。他只是待在床上当然,有人也许会说,如果想规避风险,床是最佳的地方。然而,大多数人是死在床上的。)奥勃洛莫夫用白日梦和幻想代替行动,给读者一种“末日将至,徒劳无用”的感觉。

尽管奥勃洛莫夫是个极端例子,但是,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被动和懒惰将导致什么后果,而我们都有被动和懒惰的一面。然而,工作本身并不是答案,如果工作不能带来满足感,则同样会让人无精打采。正如文学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曾经说过的那样:“工作是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

生活中最大的奖赏之一就是,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及自己渴望去挑战的事情。不幸的是,我们太多人在太多时候,觉得工作是项苦差。工作场所就像集中营。尽管有些人是迫于经济压力而做自己觉得没有意思的工作,但我们许多人是可以去选择的。除非我们无法摆脱经济压力,否则我们需要剪掉无用的枝条、留下有用的枝条,集中精力做我们能做好的、让我们觉得没有白活的事情。

如果幸福是个目标,我们也应该寻找带给我们目的感的工作。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重要的,我们的生活就有更多的意义。

让我们觉得自己在做贡献的工作,真正让我们沉浸其中的工作,要求我们完全投入的工作,是能给我们制造快乐、留下幸福回忆的工作,这些回忆可以支撑我们度过艰难的日子。如果我们工作时完全忘了时间如果我们下班时不觉得疲倦,这些都是良好的迹象,说明我们所做的就是这种工作德国有句谚语说:“幸福的人,听不到钟声。”但是,有意义的工作再重要,也没有亲密的关系重要。连每天盼着下班的人,也会觉得和亲爱的家人、好友共度休闲时光时自己是多么幸福。

三、有梦可追

最后,我们的生活需要有盼头,我们需要有可为之奋斗的事情。不仅有意义的工作可以制造盼头,而且还有其他很多途径可以制造盼头。希望是人的境况至关重要的元素,它鞭策我们,鼓励我们探索和成长。当我们走完探索生命之旅,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怀有哪些欲望—怀有哪些希望。所以,萌生与放弃希望的方式,是内心剧场的重要部分,是生命脚本的关键元素。

尽管我们往往认为希望是缥缈的,但是希望也能具体化。它有多种表现形式,一场新的恋爱、一个振奋人心的工作机会、一栋梦寐以求的房子、一次特别的旅行。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和美好回忆样,能帮助我们度过艰难时光。

希望让我们的生命之旅有了方向感——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实际上,没有希望,我们为什么要开启生命之旅?如果对前景失去信心,我们也许会停在我们并不想停下的地方。希望驱走忧愁和沮丧,提醒我们:层层乌云后面,太阳总是在那儿,即使我们看不见它。生命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心中怀有希望的人在遭遇不幸时能更好地应对。他们把每次挫折看成磨练,认为没有过不去的坎。他们认为逆境终有尽头,始终斗志昂扬。他们不绝望,他们坚持到底,他们不会轻易放弃。

我们可以在梦想的框架下探讨希望。因为梦想赋予生命以意义,驱走空虚和绝望。没有梦想的生活和死亡没什么两样。然而,我们的梦想往往看起来很远,在阳光下盘旋,吸引着你又让你捉摸不到梦想往往确实让你够不着。但是,即使我们永远实现不了梦想,我们仍然可以仰望梦想、相信梦想,并试着按照梦想的样子生活。
梦想能鞭策我们走得更高更远。没有梦想,我们就像驾驶着由自动导航仪控制的飞机,生活失去了诗意和欢乐。

世界上最感人的演出,莫过于某人实现了大大的梦想。

但是,为了能做梦,我们得相信自己。我们得相信:我们立志成为什么,我们就能成为什么。当我看向那些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伟大的梦想家,比如圣雄甘地、马」·路德·金、特蕾莎修女,以及纳尔逊曼德拉>我看到,尽管一路障碍重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梦想会逐渐转变成现实。这些梦想家,设想运用崇高的方式创造更好的世界,然后一步一步地着手实现他们的梦想。

这些人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坚持少年时期的梦想,或者至少仍然愿意做梦,仰望星空,做成别人认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

“我们都在阴沟里,”奥斯卡·王尔德说,“但仍有人仰望星空。”但是,梦想是娇弱的花朵,容易凋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觉得难以和别人谈论或者分享自己的梦想。我们担心别人嘲笑我们、挖苦我们,把我们看作傻瓜。然而,我们还是需要冒一下险。如果我们敢于向我们最信任的人透露我们的梦想,他们也许能帮助我们实现梦想。使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别人嘲笑我们的梦想是多么愚蠢,我们也要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因为幸福源于追求的过程。

我们是自己宏伟蓝图的设计师。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并往这个方向努力时,我们是十分幸福的。梦想就是可能性,我们要运用所有的才智、精力和勇气去实现梦想不幸的是,梦想也有不好的一面。好高骛远对幸福的威胁,就跟没有梦想一样大。如果挑战一直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就会不断受挫。

如果现实(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和理想(我们想要到达的位置,或者我们认为自己应该到达的位置)的差距过大,我们可能就会抑郁和烦恼。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操心那些超出我们意志力作用范围的事情,我们就会感到好得多。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远大目标划分成一个一个容易操作的小目标,逐个去实现。胸怀远大理想,但是享受每次阶段性成功的快乐。这样做,我们就会有控制感,也能在实现梦想的途中不断庆祝小里程碑式的成功。

例如,如果出版商让我写一本书,建议写成300页,这一任务好像艰巨得令人生畏。但是,如果我把它分解成很多容易操作的小任务,每天写3页,那么它就容易完成得多。每天写完3页,我都会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快乐感。在我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书就能交稿了,比预期要早。分解任务的话,一切皆有可能。不管怎样,向梦想迈进的过程可能比实现梦想更加令人幸福。

没有梦想的人,会觉得没有方向感,于是随波逐流。有时,只有强加到头上的挑战能挽救他们,比如一次威胁到生命的事故、一场大病、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比如战争)。尽管听起来很荒谬,但是这类事件能让人获得新生,因为它们让人不得不用严肃的眼光看待现实经历过这种劫难的人,往往会重新定义哪些事情应该优先考虑,修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裂痕,确认哪些事情是有意义的并为之奋斗。这样,浪荡子有了新的开始,幸福也许会随之而来。

即使我们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追逐梦想也是一项令人生畏的艰巨任务。梦想可能看起来如此遥远,而我们的力量又是如此渺小。但是如果生活被划分成一个一个阶段,那么我们就能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事之所以能做成,都是从小事做起的。最初的努力可能看起来很琐碎,但是最终能成就大事。初期试探性的几步,能为我们指明正确的方向,并为余下的旅程奠定基础。

所以,你还是当初的那个逐梦少年么…

更多请看《性、金钱、幸福与死亡》曼弗雷德·凯茨·德·弗里斯著

赞(1) 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觉得有用,欢迎转发;保留作者信息;(采集人员请润)七宗罪心理 » 中国有句古话“幸福包括三样东西有人可爱,有事可做,有梦可追”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Follow your heart

关于留言

觉得有用就打赏一下吧!您的支持是我做下去的最强动力!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